29 岁,与自己和解,向未来出发

日期:2025-08-23 13:14:50 / 人气:19


临近 30 岁,越来越多的人终于坦然承认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上周,我们发起 #29 岁重启指南 #话题征集,邀请大家分享成长中的 “阵痛时刻”。在整理投稿时,一条相似的成长轨迹逐渐清晰:20 岁出头,对 30 岁满是美好憧憬;25 岁左右,或主动或被动地陷入迷茫与无措;而在生活日复一日的历练中,大多数人都慢慢找到了心之所向。
令人欣喜的是,每个人身上都闪烁着独特的闪光点,并且大家对世俗意义上的 “成就” 都持有相似的态度 —— 释然。如今的我们,即便在意外和不幸降临时仍会慌慌张张、手忙脚乱,但至少已经明确了自己是谁、想要什么、不要什么,成为了更清醒的大人。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部分读者的成长故事,探寻他们内心渴望描摹的自我。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大馋丫头(29 岁)的成长,充满了与自我怀疑的对抗。从小到大,她在父母 “野蛮生长” 的教育理念下自由成长,却在进入市里最好的高中后,陷入了深深的自卑。曾经的班级佼佼者,在人才济济的新环境里,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成绩和家境都比不上身边同学。她总拿自己的缺点与他人的优点比较,陷入自卑牢笼,甚至因 “书都读不好” 而放弃参加校园歌手大赛的机会。
后来,她考入二本院校,面对同学们分享的名校校庆动态,名校情结让她倍感失落,考研失败更让她雪上加霜。但生活总有不期而遇的惊喜,出国教汉语的经历让她结识了现在的老公,如今已婚已育的她家庭幸福美满。
时间赋予了她智慧,让她在某个节点豁然开朗。现在的她敢于表达真实的情绪,不再因学历自卑,因为当下的工作足以支撑家庭,未来也有提升学历的机会。她想抱抱曾经那个总把矛头对准自己、受了委屈的自己,也立志今后好好工作、锻炼身体、多看书思考,更爱家人,尤其最爱自己的女儿。
@Mayborn(38 岁)的 29 岁,是人生真正的转折点。27 岁时,她失恋、失业,独自宅家两年,透支信用卡,陷入抑郁,甚至多次想过自我了断,还出现了躯体化倾向。就在她濒临崩溃之际,30 岁生日过后,一个意外的工作机会从天而降。她紧紧抓住这个救命稻草,拼命工作,很快获得升迁,收入逐渐稳定。
面对信用卡债务,她向父母坦白部分情况,父母帮忙偿还了一部分,剩下的她向朋友借款并承诺一年还清。不到一年,她还清所有债务,人生重回正轨。之后,她通过相亲认识了现在的老公,结婚生子,再也没有陷入抑郁。
她想对正经历抑郁的人说:“很少有人知道抑郁对人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抑郁的尽头是更高层次的快乐,是看开一切的大度,经过抑郁的洗礼使我们有更强的免疫力,抵抗任何的心理问题。” 只有从抑郁谷底走出的人,才懂得平淡生活中的英雄主义,她庆幸 29 岁那年自己挺了过来。
@富贵猫爱好者(90 后)拥有令人羡慕的学历,从小学一路读到海归硕士,29 岁时工作刚稳定,却被家庭和生活按下 “快进键”。疫情来袭,工资缩水至原来的一成,还被家人指责 “不考公、不去行业领头羊企业、不做学历相关工作、不减肥”,一系列的否定让她失眠焦虑。
当时的公司环境压抑,她在危机中拼命前行。30 岁那年,她减重 30 斤,换了新工作从头开始。此后三年,工作顺利,升职加薪如期而至,可焦虑抑郁和 PTSD 却彻底发作。
她没有逃避,勇敢止损,主动看病,接受科学治疗,如今服药近两年,状态基本恢复 “正常”。她告诉学生:“孔子说‘三十而立’时,人的平均寿命不到四十岁,所以三十而立并不是催促你成长的警钟,而是一千年以前躺平了一辈子一事无成的人的宣言。” 立不起来就蜷着,熬过去,一切都会变好。现在的她,不追求完美和成功,只珍惜活下去的意愿,不为工作当殉道者。
@泡面艾莉(29 岁)长期被自我怀疑的思维惯性困扰。从小,家人告诉她 “哭是没有用的”,情绪化不被允许,敏感被视为糟糕的特质;念书时,学不好数理化就被老师贴上 “蠢、笨” 的标签,她在分数和标准化表现的规训下度过了不快乐的中小学时光。
直到去美国交换、英国读硕士,她才发现,原来回答不上问题也没关系,老师真正在意她的想法和感受而非答卷。她开始收到越来越多的夸奖,学习瑜伽后,更是因体式学得快、逻辑清晰、表达能力强而深受瑜伽老师喜爱。
她没有刻意反抗过往的规训,只是勇敢地去寻找认同自己的人、事、物。即便家人认为硕士毕业后做瑜伽老师荒谬,她仍努力证明自己。29 岁的她,虽不算传统意义上成功的年轻人,但从事着热爱的事业,能支撑独立生活,在 30 岁前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她还计划写一本小说,未来想拥有多重身份,撕掉标签,重塑自我,过灵动自由的生活。
@Veronica(35 岁)曾十分在意他人的看法。父母说她性格软弱,同学觉得她只知读书、不善言辞,但现实中的她热爱自由、喜欢突破自我。青春期时,因老师向母亲告状说她 “早恋”,她害怕被发现而拒绝男生示好,却遭到班上女生孤立,那段时光度日如年。
29 岁那年,相亲对象中的公务员和健身教练同时向她示好,她不顾他人眼光,顺应内心选择了健身教练,如今两人已结婚。这次选择,像是对父母权威的一次反抗,让父母开始重视她的感情和想法。现在的她逐渐变得坚定,不再被他人看法左右,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期待人生有更多可能性,能将奇思妙想付诸实践。
@李雨葭(29 岁)来自湖南偏远小山村,小学、初中成绩名列前茅,却被亲戚长辈断言 “女孩子到高中成绩就不行了,尤其数学”。不服输的她进入县里最好高中的最好班级,可数学考试却始终无法及格,这种状态持续到高中毕业,她最终被二本院校录取,首次对自己产生怀疑。
大学期间,她试图攻克数学难关,可微积分、高数也只能勉强及格。大三跨考不考数学的教育学专业,考研失败让她的自我怀疑加剧。但她没有放弃,29 岁这年,她收到了南京 985 高校非全日制工程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为了 199 联考中的数学,她边上班边做题到深夜,不自信地向培训机构老师请教,下班直奔图书馆,近一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接下来,她计划学好英语,去更广阔的世界看看。她还在思考人生方向:如何带着父母一起进步?怎样多赚钱投资家乡?虽然尚未找到确切答案,但她会坚定地走在探索的路上,绝不成为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苏七安(29 岁)的人生选择,曾被家人 “规划”。高考填志愿时,她想选心理学专业,却因家人认为该专业小众、不好就业而放弃,最终被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录取。大学四年,她学得努力却痛苦,毫无成就感,与轻松学习的学霸相比,她陷入自我怀疑。
大四时,她跨考心理学研究生,因准备不足失败,人生陷入灰暗。之后,她换了多份工作,终于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却遭遇公司欠薪,当时在深圳的她生活拮据,还需兼顾考研,情绪一度崩溃。
但她从未放弃对心理学的热爱,业余时间报心理机构课程、阅读相关书籍。28 岁那年,她成功考上双一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研究生。不过,她也认清了生活的现实,与陪她度过低谷的男朋友分手,因为她明白幸福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现在的她,正努力准备毕业论文和教师招聘,希望未来能拥有热爱的工作,有发光发热的机会,也有选择人生的自由。
@松喵(29 岁)的考研之路,充满了艰辛与坚持。本科最后一学期准备考研时,因作息问题与室友产生矛盾,她搬到破旧宾馆居住,曾在晚上发现蟑螂咬垃圾袋而吓得一夜无眠,向母亲求助却被指责。第二天,她用烟熏法清理出 28 只蟑螂,从此不敢在 10 点后睡觉。
第一年考研失败,仅超 B 区线 2 分;第二年工作实习半年后,仍放不下考研梦,在父母的支持(或说期望)下继续备考;第三年,她花 5 万多元报新东方考研小班,却只考了 360 分左右,陷入自我怀疑,幸好辅导学姐鼓励她再试一次;第四年,在寄宿制考研自习室里,她终于成功上岸。
临近 29 岁,刚读研毕业的她虽还是社会新人,却学会了与自己、与家人和谐相处。看到高中同学经历诸多人生变故后,她深知人生平安健康、生活平稳就是一种幸福。接下来,她想与父母好好沟通,避免内耗,还约了朋友今晚去吃想吃的烧烤,未来希望能在江浙沪安家,拥有健康的工作环境和家庭。
“窝囊工”,不打了
@嘻嘻哈哈耶耶耶(29 岁)去年 7 月遭遇职场晋升失败。前主管未了解她的工作成果,也未进行组内 PK,就将机会给了另一位同事,这让她感觉被轻视、能力不被认可,看到晋升名单时忍不住落泪,对前主管的不满达到顶峰。
她没有立刻离职,而是暗下决心 “再撑一年就走”。为证明自己,她将前主管视为超越的目标,一边提升自我,一边无视前主管的存在。凭借努力,她在公司年度评优中获得领导认可。今年年初,部门调整,她终于离开前主管,来到新团队,第一次体会到被资深领导带领、能力被肯定和提升的感觉。
今年上半年,她连涨两次薪资,涨幅都很可观。她告诉自己要继续努力工作,创造更多价值,每解决一个项目难题,都是对自己能力的见证。29 岁的她还开始学习英语,期待未来能说着流利的英语环游世界。
@迪迪研究生毕业于 985 高校,曾是 “绩优生” 的她,进入职场后却沦为 “普通牛马”,持续的负反馈让她经历了撕裂的成长痛。第一份工作的领导,让她产生生理性呕吐:通过打压、否定、攻击标榜权威,一对一沟通时举黄色案例,习惯性阴阳怪气,情绪失控时扬言 “干死” 协作方,接无用工作讨好他人,对下班时间的审批和工作消息双重标准,还将员工隐私写进领导会议周报,不为小组争取项目却不愿担责。
今年即将 29 岁的她,早已离开那段不堪的日子。现在的她学习各种手工、分享学习笔记、认真工作,为生活寻找更多支撑,努力找回曾经的心气。她希望朋友们再见到她时,能说 “这才是我们的迪迪”。未来,她想好好照顾自己的身心,成为有能力、有同理心的女性领导者,做自己曾经渴望拥有的那种对事严肃、对人柔和的领导。
@进击的刘快乐在升职前夕,因公司内部剧烈变动被优化到边缘部门。这让她深受打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的认知彻底崩塌。为调整状态,她休假骑行,在蓝天白云中重新感受到心跳的力量。最终,她做出人生中第一次裸辞的决定。
她为自己的勇敢点赞,希望未来的人生能随心而活,不再被工作中的糟心事束缚。
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
@view(29 岁)今年经历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3 月,她遭遇杀猪盘诈骗,35 天内,家底被掏空,家里唯一的房子被抵押,损失 86 万还背上负债,父母得知后如遭晴天霹雳。
屋漏偏逢连夜雨,5 月中旬,公司解散,她被迫失业。那段时间,她每天醒来都在质疑 “为啥我还活着”,觉得自己是家庭的罪人,无数次想过结束生命,搜索安眠药、农药的相关信息,情绪崩溃,大姨妈推迟 22 天,疑似抑郁。
如今,距离出事已过去 5 个多月,她逐渐调整心态,告诉自己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接下来,她唯一的目标就是打工挣钱还债,希望未来人生平平淡淡,也更加坚信父母是世界上最爱自己的人。
@ye(29 岁)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广东打工,由奶奶带大。奶奶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仅上过两年学,却能流利背诵《三字经》、清晰写出自己名字。缺乏父母陪伴的她,遇到事情只能独自承受,从初中开始失眠,还总提前焦虑:初中担心考不上高中,高中担心考不上大学,大学担心找不到好工作。
她的人生似乎总差 “一点”:中考差一点考上理想高中,高考差一点被心仪大学录取,三次考研都差一点上岸。她一度怀疑自己永远够不到想要的东西。大学毕业后,她从策划专员做到经理,在无数次自我怀疑中也收获了不少正向反馈,内心的焦虑逐渐减少。
去年,奶奶离世,她决心在 30 岁前做出改变,从海口来到广州工作,并报考广州大学研究生。幸运的是,她入职了不错的公司,还成功进入考研复试,最终考上戏剧与影视专业。29 岁的她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想起荣格的话:“你的潜意识在操控着你的人生,而你将其称为命运。” 她决定顺其自然,接受命运的安排,把人生当作旅程,尽情体验过程。
刚到广州时,她给十年后的自己写了一封信,希望那时的自己心态年轻,对世界仍充满探索欲,做喜欢的事,不因偏离社会时钟而焦虑,因为人生不止一种活法。
进击的能量
@念念(29 岁)早婚,如今已离异带娃六年。她时常怀疑当初坚持生娃的决定,因为目前无法给孩子一个真正安稳的家,只能维持基本的安稳生活。三年前,她认识了现在的男朋友,对方能接受她带娃,但爱喝酒的缺点让她难以忍受,两人矛盾不断。
去年,父亲的离世让她更加脆弱,遇到困难时总会想 “如果爸爸还在会怎样”。29 岁的她,经历了许多人四十岁才会遇到的挫折:前夫家隐瞒重大债务导致婚姻破裂,独自带娃还负债。但她依旧坚强,最大的心愿就是早日实现财务自由,给儿子安稳的住所和更好的人生。
@阿火(29 岁)在感情和求职中频繁被定义。1996 年出生的她,在父母眼中已迈入 “30 岁大关”,从 24 岁起就被安排相亲,虽恋爱过几次,却未如父母所愿步入婚姻。
去年裁员后,她换了几家公司,却总因频繁加班、与甲方沟通成本高、同事关系不融洽而倍感压力。目前处于 gap 期的她,求职时还因年龄和工作经验遭遇歧视,陷入迷茫。
不过,她并未消沉。工作不顺时,她发现自己有平台运营能力,还出过爆款内容,于是开启自媒体创业。如今账号运营一年,部分内容成为平台热门精选,她还接受了官方 up 主培训,觉得比上班更充实。她与同龄人及香港亲戚朋友交流后认为,30 岁仍年轻,职场不顺可另寻发展路线,感情上,她和选择单身的女性朋友形成 “联盟”,与长辈沟通,让他们理解现代女性的独立。未来,她计划旅游,拍摄博物馆和古建筑 vlog,希望不被社会时钟束缚,在情感和职场上都能拥有更多机会。
@廿月(31 岁)的 29 岁虽已过去,但那段坚持考公的时光仍刻骨铭心。24 岁考上县城事业编制后,她立志继续考公务员,这一考就到了现在。父亲劝她 “不要走火入魔”,暗示她早日结婚;母亲也因她单身而唉声叹气,觉得抬不起头。
每次笔试、面试失败,她都独自承受难过情绪,从未得到身边人的安慰。但她越挫越勇,今年上半年,她在省直公务员考试和事业编制考试中都进入面试,虽最终止步面试,却更坚定了备考的决心。她在私密朋友圈写道,若考上心仪岗位,一定要犒劳自己,开启新生活。即便未来岗位更忙、压力更大,她也会努力适应,与自己好好相处。
@能量天使(29 岁)25 岁时立志走 “清醒大女主” 路线,生活、考研顺风顺水,却在短视频 “搞钱” 叙事中逐渐迷失自我。她赚了不少钱,却失去了朋友,让家人为她的健康担忧,还陷入自我怀疑,每天焦躁不安,忽视了身边的美好。
29 岁的她,终于找回内心的平静,感受到活在当下的力量。她明白了照顾好自己和父母的健康已难能可贵,也意识到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人与世界的联结才是生命意义的重要来源。今年,她觉得自己 “重活了一次”,期待未来能拥有婚姻和孩子,让自己和父母都能收获圆满。
写在最后
小鹿在《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中说:“人生是铁人三万项。” 我们想告诉每一个正在经历 “阵痛” 的人:关关难过,也请允许自己不必关关过。但更希望你能像文中的朋友们一样:敢于正确表达愤怒,不压抑真实的自己;努力变得自信,打破自我设限,勇敢拥抱未来的无限可能;不再执着于追寻所谓的 “人生答案”,而是将内心的平静转化为前行的能量……
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学会如何爱自己。因为只有懂得爱自己,才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与不凡。

作者:门徒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门徒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