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被打压的影评:知名媒体人过于深刻,一半已经删除

日期:2025-09-19 14:31:44 / 人气:6


电影《731》上映首日呈现出票房与口碑两极分化的态势。票房成绩喜人,首日预计能拿到3.2亿,但口碑方面却因观众关注点的不同而产生了巨大分歧。

口碑两极分化:不同视角的评价

正面评价

一部分观众更注重电影传递出的精神和意义,他们认为无论观感如何,这部电影都有其价值,因此毫不犹豫地打出五星好评。这部分观众希望通过电影了解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历史,铭记这段历史,以史为鉴。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的结束语“别回头,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别忘记,来时路,有民族苦难,有国仇家恨”也代表了他们的心声,他们认为电影能起到让人们铭记历史的作用。

负面评价

另一部分观众则更关注电影本身故事和剪辑的流畅度、美术和道具等方面的艺术表达。他们觉得电影在这些方面有所欠缺,因此毫不留情地打出一星或二星差评。在豆瓣热评里,有观众表示抱着《南京照相馆》的预期去看《731》会很失望,认为导演把这么沉重的题材拍成了类似《鱿鱼游戏》大逃杀的感觉,所有精彩的地方都在短视频中,甚至觉得它比《黑太阳》差很多。

有深度的影评与打压现象

专业影评人的评价

小某书上名为“搜城迹”的评论人,是哈尔滨首席文娱采访记者,前《伊周》杂志哈尔滨分站负责人,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文化素养。他对《731》的点评全写在点子上,既指出了电影的亮点、独特性和意义,也毫不留情地戳中了电影的短板、缺点和不足。他认为电影在一帧帧还算及格的刻意特效下,情绪价值拉得很满,能让观众铭记那段屈辱和毫无人性的过程,这是电影应有的内容,但也谈不上歌功颂德。他指出姜武不仅是主演,还是出品人之一,这导致他的独角戏贯穿125分钟片长,使得其他人物不够丰满,角色塑造可信度低,生与死的情节让人难以理解。同时,导演没想刻意营造民族仇恨,角色设定模糊讨巧,忽略了史实的真与痛,导致剧情跳转毫无章法。

影评被删现象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731》片方似乎在极力消灭差评。在小某书上,不好的评论很快就会被删除,哪怕“搜城迹”分为上下两篇的评论,语气和用词比较犀利的上篇已经消失无踪,下篇作者也高呼“不要限流”。

对片方的建议

最后,“搜城迹”送片方几句话,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一是“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希望片方不要再捂嘴、消灭差评,因为批评是对创作者的鞭策,能让创作者认识到电影的不足,从而不断改进。二是高举历史和爱国旗号推广电影,应该尊重观众的热情,而不是消费观众的热情,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观众对历史题材电影的期待。三是爱国没有门槛,但拍爱国电影有门槛,片方应该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提升电影的质量,这样才能真正拍出优秀的爱国电影,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铭记历史,激发爱国情怀。

作者:门徒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门徒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