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鹤西去,佛影永存:追忆 “如来” 扮演者朱龙广

日期:2025-08-04 21:00:50 / 人气:7


灵堂肃穆,朱龙广那张曾令妖魔闻风丧胆的慈威面容,定格在了黑白相框里。一旁摆着的,仍是那尊曾端坐大雷音寺宝座的 “如来” 形象剧照 —— 金辉闪耀,令人仰目。当 “西游记‘如来’扮演者朱龙广去世” 的消息被证实后,网友瞬间泪目:“佛祖也终究没能留住自己”“他真走了,我童年的神佛印象也归天了!” 而六小龄童的追思更唤起了许多人的心声:“朱老师如来的形象,无人可替代。”
差点被 “刷掉” 的佛光
谁能想到,这尊深入人心的 “如来”,来路差点夭折在最初。1985 年,化妆师王希钟首次为朱龙广尝试如来妆容时,看着他浓眉俊目的脸庞直摇头:“不够威严相!” 就在几乎被否决的边缘,王希钟突然灵感突至 —— 他用棉花在朱龙广两腮下方做出丰厚肉感效果,再衬以金黄服饰,那庄重睿智、令人信服的气度顿时呼之欲出。杨洁导演凝神审视后,只轻轻道了一个字:“好!”
自此,朱龙广如同佛陀附体,连拍摄间隙都维持着那份从容气韵。有年轻演员曾不慎调皮,在他背后欲行恶作剧,然而当朱龙广以那双仿佛洞彻世事的 “佛眼” 平静回视时,那年轻人霎时心怯退步 —— 他无法将这 “佛身” 与真实的朱龙广分离。
不止于 “如来” 的演艺人生
世人只识他是九霄之上的如来,却少有人知晓他在战火中的英姿。早在 “佛祖登基” 的许多年前,朱龙广就已是《地道战》中手持盒子炮、怒视敌寇的高传宝。为塑造这位农民抗日英雄的真实感,他愣是在田间劳作多日学习点种高粱;片中那句高昂经典的 “人民战争胜利万岁” 口号,也是他在反复尝试后,选择以一种饱含怒火的沙哑声吼出。
而八十年代火遍大江南北的情景喜剧《武林外传》里,他是操碎心的慈祥父亲佟伯达。他的一举一动都流淌着朴实的温情,连那句 “闺女,跟爹回家吧” 的寻常台词,也因深厚的生活底蕴而令观众动容。同剧演员姚晨忆及朱龙广拍戏场景,笑称他在拍摄现场总 “像打了鸡血一样精神百倍”。
在《西游记》片场,朱龙广还默默担下了半个 “导演助理” 的角色,常帮调度场面、组织演员位置,替杨洁分担琐务。一位龙套演员感慨:“有朱老师在,现场就很安稳,大家心里都有底。”
被 “佛祖” 标记的余生
“佛祖” 光环成就了他,却也悄然化作无形桎梏。曾有狂热的观众虔诚跪伏于他身前,令他惶恐不安,连忙搀起并认真解释:“我只是扮演了一个角色,不值得这样。” 后来在公众场合,当激动的人群大喊 “如来佛祖来了” 的时候,他只能报以无奈的苦笑。
一次访谈中,他半开玩笑又略带无奈道:“这些年,多少人冲着如来佛祖照片磕头许愿、烧香添油,可那都是庙里的钱啊!我又没得着半分!全归了庙啦!” 话中那份演员的专业自持与豁达超脱,令人感佩。
随着年事已高,朱龙广渐渐淡出公众视线,可对艺术的执着不曾因时间褪色。九十年代以后,他的戏约虽渐稀,但片场始终是他放不下的一方天地。纵使身躯渐渐迟钝,一接触到剧本,他的眼睛依然会放光。他曾向家人流露过自己的心愿:“还想再上舞台…… 在角色里过一辈子。” 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他仍然会去剧社点拨后辈,将毕生领悟倾囊相授。
晚年深居养老院时,他喜欢与人闲聊电视剧中的角色。当看见如来形象出现于银幕时,他总会仔细审视演员手势是否精准。有一回,老人指着屏幕不满道:“‘如来’手印是做反了的啊!现在一些剧,太不注意细节了!” 这一幕,令陪护人员啼笑皆非,又深深感慨这位老演员浸入骨髓的职业素养。
六小龄童在悼念文字中慨叹朱龙广塑造的角色是 “艺术高峰”;作曲家许镜清难忘他的声音 —— 只要那独属 “佛祖” 的醇厚声音在场念白,整个《西游记》的片场便有了一种令人心安的神圣魔力萦绕不散。
朱龙广走了,但他给几代人留下的记忆,不会消散。那尊端坐云端的如来,那个抗日烽火中的高传宝,那位《武林外传》里的佟伯达,都将在光影长河中,永远闪耀着属于他的艺术光芒。

作者:门徒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门徒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