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10大国际手机品牌:青春记忆里的通讯时代印记
日期:2025-11-15 21:12:05 / 人气:22

新手机换什么?选择再相信iPhone一次;对三星商务折叠机蠢蠢欲动;国产手机华米OV各有千秋……尽管手机厂商不断推陈出新,但样式和功能似乎又都差不多。如果回到20年前,在80后的记忆中,手机选择曾琳琅满目——翻盖的摩托罗拉、能砸核桃的诺基亚、全键盘黑莓、安卓之王HTC、音乐手机索尼爱立信、韩剧里的LG、“奥运手机”三星等等。今天,我们来盘点那些逐渐消失的国际手机品牌,它们或曾撑起一个时代,或以群像丰富了那时的手机格局,或出奇制胜地惊艳过一段时光。
一、“大哥大”:通讯寡头的奠基时代
半个世纪前,人类移动通讯的起点,是一块重达785克的“砖头”。摩托罗拉工程师马丁·库帕用手中的原型机拨通了贝尔实验室的电话:“你正在听人类史上第一部移动电话通话。”这就是后来被称为“大哥大”的设备,1983年正式商用,初代产品售价高达3995美元(相当于今天的8万元人民币),机身沉重,仅支撑30分钟通话却需充电10小时,但仍成为“时代宠儿”,美国首批用户多为华尔街精英。
1987年,摩托罗拉3200进入中国市场,开启中国移动通讯时代。当时“大哥大”是财富象征,2.5万售价加3000元入网费足够买下一套房,“手拿大哥大,走遍全天下”是当时的真实写照。但1G模拟信号时代使用体验差,通话易被窃听、功能单一,技术迭代很快进入2G GSM时代。
GSM技术保密性强、通话清晰稳定,带来新商机:1992年诺基亚1001(全球首款量产GSM手机)、1994年西门子S1、1995年爱立信GH337(中国大陆首款GSM手机)相继问世;1995年摩托罗拉8900/9900翻盖手机引领时尚;1998年诺基亚6110内置贪吃蛇等游戏成为经典。1998年前摩托罗拉是全球最大手机厂商,但因固守模拟信号技术,地位逐渐被诺基亚、爱立信削弱,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二、梦回千禧:功能机的黄金十年
千禧年前后开启功能机黄金十年,价格友好的功能机承载了许多人的青春记忆——用第一份年终奖购买,半夜发短信,背面贴大头贴,配上“靓号”和彩铃。
1. 诺基亚王朝
1998年,诺基亚生产出第一亿部移动电话,超越摩托罗拉,进入“诺基亚时代”。2000年,“最硬核手机”诺基亚3310风靡,因“挡子弹事件”和耐摔特性成为经典,是世界销量第二高的手机;2003年诺基亚1100全球累计销量超2.5亿部,成史上最畅销手机;2007年诺基亚达巅峰,每卖出10部手机就有4部来自诺基亚,市场份额两倍于第二名摩托罗拉。
2. 西门子:欧洲市场主导者
1998年西门子推出首款彩屏手机,领先诺基亚3年;1999年发布首款滑盖手机SL10;2000年推出划时代产品SL45(中国型号6688),是首款支持扩展内存和配备MP3播放器的手机,拥有32M MMC卡和立体声耳机。但此后西门子在手机创新上逐渐沉寂。
3. 日系生态:夏普、NEC、松下
功能机曾是日本手机代名词,3G时代站在世界前沿。1999年日本运营商NTT DoCoMo上线i-mode服务,集成邮件、网页、下载等功能,2004年开启移动支付,2006年在线人数达4568万创吉尼斯纪录。这一时期日系手机由本土品牌主导:
- NEC 2001-2006年连续占据日本市场榜首,2002年彩屏手机DB7000、2003年N8拍照手机反响好,中国市场占有率一度达3%;
- 松下在日本市场常年前五,2003-2004年推出17款新品,G51、G70等机型主打时尚高科技;
- 夏普以“液晶之父”技术著称,903SH是日系翻盖机巅峰,320万像素,中国香港水货价超8000港币引发炒卖;2010年春晚牛莉使用的夏普SH9020C旋屏翻盖手机受女性青睐。
4. 黑莓:灾难时的生命线
2001年美国9·11事件中,黑莓Push Mail电邮服务因不占带宽成为唯一可用通讯方式,树立安全可靠的商务形象,后续在美加大停电、卡特琳娜飓风中均发挥重要作用。2005年BBM即时通讯软件推出,珍珠系列手机吸引年轻人,当年增长率达36%;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艾薇儿、詹姆斯等都是黑莓用户,甚至诞生“Crackberry瘾莓”专有名词。2006年中国移动引进行货黑莓,推动其在中国普及;2009年第三季度黑莓全球市场份额达20.7%,美国市场占比超一半。
5. LG:必备“巧克力”潮流单品
2005年LG发布“巧克力”手机,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轻薄滑盖侧边银色金属线,“一碰脸红”的红光键盘极具辨识度,玄彬、金泰熙代言,少女时代演唱《chocolate love》,“I chocolate you”火遍中国。2006年全球销量突破300万部,日均3000部;韩国高端市场占比1/3,中国以4000元高价卖出超60万部。2012年LG G2被赞“颜值最高安卓手机之一”,但后续神话随iPhone崛起而暗淡。
三、iPhone横空出世:行业飓风来袭
2007年初代iPhone发布,手指滑屏解锁的演示引发15秒掌声,颠覆功能机时代。2008年iPhone 3G发布,引入APP Store,售价降至199美元,首周末销量达100万部,智能手机浪潮席卷全球,推动功能机巨头集体落幕。
1. 诺基亚王朝的覆灭
诺基亚时任CEO曾嘲讽iPhone,但初代iPhone发布次日,诺基亚团队就制作了22页分析报告,指出其用户界面的革命性优势。可惜未足够重视,2008年iPhone 3G发布后,诺基亚市值暴跌70%;2013年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时任CEO约玛·奥利拉感叹“我们没做错什么,但还是输了”——新时代是软件生态的时代,苹果是平台,而诺基亚未能跟上。
2. 日系手机只剩一颗子弹:索尼爱立信
2009年索尼爱立信发布首款安卓手机Xperia X10,但反响平淡。2011年iPhone 4S在日本市场占比17%,2012年iPhone 5登顶,出货量1066万部。外来品牌冲击下,日系手机错过智能机转型:2013年NEC退出智能手机业务,松下转向企业市场;索尼2012年收购爱立信股份组成索尼移动,2013年Xperia A借运营商战略售出110万部,但其他厂商纷纷退场。日系手机衰落原因:一是智能机时代难以延续差异化设计,二是运营商垄断导致海外兼容性差。
3. 安卓王者HTC
2008年HTC Dream(G1)作为全球首款安卓手机问世,G系列前三款奠定安卓王者地位;2010年G7创下4个月销量破千万的成绩,G10配备4.3英寸屏、金属机身、800万像素摄像头;2011年HTC登顶安卓手机全球市场份额第一,G17是首款后置双摄手机。但2011年起遭三星断供屏幕、舆论抹黑,苹果和诺基亚发起专利战;2012-2013年旗舰机规划失误,还出现大陆低配版区别对待,2013年全球份额跌至2.6%,深陷亏损泥潭。
4. Palm:掌上电脑的“昙花一现”
Palm是PDA(掌上电脑)开山鼻祖,经典机型Treo 650辨识度高,正方形屏幕、物理全键盘和导航键手感出色。但iPhone引领触屏时代后,其物理键盘手机受极大冲击,2010年被惠普收购,结束15年历史。
5. 昔日巨头纷纷倒台
西门子2004年因新机型软件失误召回后创新停滞,2005年出售手机业务;黑莓在自研系统与安卓间摇摆,Blackberry 10软件少,安卓机型无新意,2016年停止研发生产智能手机,转型网络安全;LG巅峰后营销混乱、创新“鸡肋”,2019年推出的旋转手机被嘲“电子玩具”,2021年7月全面停止手机生产销售。
四、AI时代:谁能勇立潮头?
国际品牌退场后,国产品牌突围,形成iPhone、华为、三星、小米、OV等多强并存格局:iPhone占据全球高端市场75%以上份额,利润超行业80%;三星2016年Note7事件后中国份额跌至0.7%,2025年靠折叠机扭转口碑;华为受制裁后以鸿蒙和折叠屏占高端市场,2025年全球折叠屏份额超40%;小米2023年更名后Ultra系列销量破2000万台,印度市场占有率五连冠;OPPO、vivo、荣耀也各有优势。
手机行业已历功能机、智能机两轮完整周期,如今智能机时代的胜利者需在AI时代竞逐:iPhone的生态闭环与AR布局、华为的自研芯片与鸿蒙、三星的全产业链与Galaxy AI、小米的人车家生态与澎湃OS、OV的影像AI……谁能定义下一代AI手机标准?是否有新势力踢馆?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 《黑莓手机:从辉煌到挑战的传奇历程》,黑是待独拉是1G
2. 《黑莓手机兴衰史:从世界之巅到烟消云散黑莓经历了什么?》,专门网
3. 《比塞班更早的智能手机系统:1996年诞生,2011年死亡》,数码辣条
4. 《日本智能手机启示录:3G 时代之王终究输给了iPhone》,凤凰网
5. 《悄然消失的LG手机,连时代的眼泪都算不上》,新周刊
6. 《那个曾创造多项行业第一的西门子手机,怎么就消失了?》,新浪众测
7. 《告别江湖:西门子手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经典!》,科技时光胶囊
8. 《一代安卓王者HTC之坠落历程》,真义科技
作者:门徒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AI泡沫论再起,但这次不一样11-15
- 世界旧秩序已死,习惯就好11-15
- 周期的风,能否吹到化工业?11-15
- 消失的10大国际手机品牌:青春记...1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