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泡沫论再起,但这次不一样

日期:2025-11-15 21:13:42 / 人气:19


近期,英伟达触及5万亿美元市值高位后,全球市场对AI泡沫的担忧在11月逐渐显现,人工智能概念股在全球资本市场集体走弱,关于泡沫的争论声也随之放大。回顾历史,每当革命性技术展现出重塑世界的潜力时,资本的狂热、市场的喧嚣以及对泡沫的担忧总会相继上演,而此次AI引发的泡沫论也有着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一、历史重演与当下困境

(一)历史规律的体现

从17世纪的郁金香狂热到2000年年初的互联网泡沫,当一种革命性技术出现时,资本的狂热、市场的喧嚣以及随之而来的泡沫担忧几乎是必然的剧目。如今AI技术展现出巨大潜力,市场也出现了类似的担忧情绪。

(二)当前市场的回调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概念股集体走弱,这是资本市场在极度乐观情绪释放后,对短期估值锚点、盈利兑现速度的重新校准,更多是一种金融现象,而非对产业底层逻辑的证伪。人们常把此刻与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泡沫相提并论,但需要厘清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所谈论的泡沫是资本市场意义上的短期估值泡沫,还是产业本身发展过热;二是如果泡沫是新技术革命的伴生物,应如何看待它所承载的建设性意义。

二、AI革命与互联网泡沫的区别

(一)AI是生产力范式革命

人工智能特别是生成式AI并非某个应用软件或商业模式的创新,而是一次深刻的生产力范式革命,是通用目的技术。其潜能释放所需要的周期和引发的变革广度,不能用传统科技股的估值模型简单衡量。

(二)互联网泡沫的积极意义

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泡沫破裂惨烈,无数公司在资本狂欢中化为乌有,纳斯达克指数崩塌。但回望过去,那场泡沫为今天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设施”。那些过剩的光纤网络、建立的数据中心以及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探索,虽当时看似资源错配,但客观上加速了技术基础设施的迭代和完善。存活下来的亚马逊、谷歌等公司以及这些“有益的遗产”,构筑了Web2.0时代的繁荣底座。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将AI热潮称为“工业泡沫”,精准描述了资本在推动技术跃迁中既是投机者也是奠基者的复杂角色。

(三)本轮AI革命的优势

当下资本以天量规模涌入基础设施建设,“军备竞赛”式的投入未来会留下海量的算力和先进的模型底座,成为下一轮创新的“水和电”。与2000年相比,早期互联网“眼球经济”等商业模式极度不确定,而本轮AI革命从一开始就展现出极为清晰的商业闭环。微软Copilot在企业工作流中的渗透,AIGC在内容、设计、编程等领域的应用,都表明AI正从“可用”迅速走向“好用”,其重塑企业核心流程的潜力是真实的。AI技术的成熟度、资本投入的规模性以及商业需求的真实性,共同决定了这股浪潮的确定性远高于过往。

三、应对AI泡沫的正确态度

(一)关注核心问题

当讨论AI泡沫时,真正应该担忧的不是资本市场的短期回调,而是是否具备穿越周期的认知。市场波动难免,资本天性是高估短期、低估长期。

(二)避免过度恐惧

即便存在泡沫,它也是在为新大陆的崛起提供必要的“估值”养分。要克制地看待市场的情绪起伏,对泡沫的过度恐惧可能比泡沫本身代价更高,因为那可能意味着错失下一个时代的入场券。

作者:门徒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门徒娱乐 版权所有